• broken image

    青年同行 | 当年轻人回到村寨,解锁折叠的民族记忆

    梦南舍与社区伙伴共同发起的“青年同行——青年成长与社区可持续发展探索”项目,集结了云南、广西、贵州的9个村寨的27名瑶族、白族、傣族、布朗族、哈尼族青年参与。3月-4月,梦南舍联合参与项目的青年开展了3期“青年同行—故事与村庄”线上交流,伙伴们分享了各自在家乡的体验与见闻。加拿大特伦特大学博士、社会工作从业者董欣梅和社区伙伴(PCD)陈香雪作为协作者参与讨论。本文摘录部分讨论内容,来看看社区青年在家乡有哪些发现,又碰撞出了什么火花吧!

  • broken image

    在一个村,过明白一个节,是文化理解的开始

    2023年7月,梦南舍项目经理付云波在执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呈贡区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合作开展的“西双版纳阿卡传统文化主导下的村落生态观与生态功能区修复”项目的过程中,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的巩丙新村与村民一起度过了哈尼族传统节日耶苦节,并记录了过节的过程,希望借此深入理解并传播阿卡文化。

  • broken image

    “阿卡森林文化推动雨林修复项目”入选《社区伙伴案例集 2024》

    从2021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市呈贡区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在社区伙伴的支持下,与巩丙新村村民共同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日常生活的关系,并在阿卡文化基础上开展多方力量参与的生态功能区与村落生态观修复行动。如今,村寨的面貌及周边雨林都在发生变化,阿卡文化对于生态保护以及调适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也越来越被了解和认可。

  • 布朗族社区“竜山”自然圣境案例入围中国首批OECMs潜力案例 梦南舍 生态文化

    布朗族社区“竜山”自然圣境案例入围中国首批OECMs潜力案例

    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在哥伦比亚卡利召开,大会向全球分享了中国首批12个“中国潜力OECMs典型案例”和34个“中国潜力OECMs入围案例”。梦南舍支持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族社区“竜山”自然圣境保护』案例荣列“中国潜力OECMs入围案例”名单。

  • 雁塔村 生态文化 乡土故事 梦南舍 社区伙伴

    一个人遇见一群人,共赴乡土叙事之约

    10月3日-6日,来自8个村寨的19名社区青年相聚云南昆明雁塔村,共创了一场“青年同行——西南乡土故事计划”的线下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由社区伙伴支持,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主办。在加拿大特伦特大学博士、社会工作从业者董欣梅的带领下,工作坊以“讲故事”的叙事手法为基础,支持社区青年加强多元文化视角的敏感度,理解故事的内涵和力量,学习如何协作他人讲故事、听故事和记录故事。

  • 梦南舍 生态文化 巩丙新村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民族生态学与美丽乡村建设国际培训班到访巩丙新村

    “一带一路”民族生态学与美丽乡村建设国际培训班,2023年11月21日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带领下到访巩丙新村,学习交流基于阿卡传统生态文化的雨林恢复与社区可持续发展。来自泰国、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巴西、瑞士、德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多位科研人员和巩丙村民开展了一天的互动交流。

  • 哈尼 阿卡 梦南舍 生态文化 耶苦节

    集全村之力,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土”系文化盛宴

    每年8月,哈尼阿卡人会通过立秋千、祭祖、宴客等方式将村庄与祖先、自然以及周围村寨紧紧连接在一起,期间穿插不同的仪式活动,是阿卡人感恩祖先、感恩自然、感恩邻里的重要呈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节日背后的意义和仪式感,慢慢被淹没在节日的杯盏交错声中。这个假期,这次耶苦节,巩丙新村从孩子开始沿着祖先的足迹重拾阿卡文化。